新闻资讯

NEWS

哪种有机硅压敏胶耐温性好,看完你就知道了[今日更新]

发布时间:2025-03-28 14:16
返回列表

哪种有机硅压敏胶耐温性好,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温环境下的粘接需求日益增长,例如电机绝缘包扎、电子元件固定、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领域,均对压敏胶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丙烯酸酯或橡胶类压敏胶在100℃以上易失效,而有机硅压敏胶凭借其分子链的柔韧性、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脱颖而出。然而,并非所有有机硅压敏胶都能满足极端高温需求。目前,通过材料改性、填料复合、工艺优化等策略,研究者已开发出多种耐高温型有机硅压敏胶,今天新嘉懿就带大家来了解哪种有机硅压敏胶耐温性好。

5f74320b7e910.jpg

一、聚酰胺共混改性型:提升高温稳定性


在传统有机硅压敏胶中加入耐高温聚合物(如聚酰胺-46),可显著提高其高温性能。例如,一种由烷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有机硅橡胶(质量比7:4),与MQ硅树脂、聚酰胺-46(20-30份)共混后,形成的压敏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初粘性和持粘力。聚酰胺-46通过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增强交联网络,抑制高温下分子链的滑移,从而提升稳定性。此外,配方中偏高岭土经偶联剂改性后分散性更好,配合交联剂DTBP,可在室温下完成固化,避免高温工艺对基材的损伤。此类胶黏剂适用于H级电机线圈包扎等需长期耐150-200℃的场景。


二、无机填料与化学键合增强型:突破240℃极限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的耐热型有机硅压敏胶,通过“物理填料+化学键合”策略,实现了240℃下持粘力>16小时、270℃加热30分钟无残胶的突破。其核心技术包括:


硅烷修饰的无机晶须:增强填料与胶体的相容性,减少高温下的界面剥离;


杂化POSS(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含不饱和反应基团的POSS通过化学键合形成三维网络,抑制热分解;


含氢硅油交联剂:提高交联密度,减少高温挥发物产生。


该胶黏剂涂覆于聚酰亚胺(PI)或聚四氟乙烯(PTFE)基膜后,耐温性和机械强度进一步提升,适用于高温传感器保护、航空航天设备粘接等极端环境。


三、纳米改性技术:平衡性能与耐热性


纳米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和界面效应,成为改善有机硅压敏胶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例如,纳米SiO和Al O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分散于胶体中,可提高热分解温度(Td):


纳米SiO添加4.5%时,Td提升8.32%,达到493.06℃;


纳米Al O添加1.5%时,Td提升14.02%,且剥离强度从0.764 N/mm增至1.314 N/mm。


纳米颗粒通过物理交联和导热均匀化机制增强热稳定性,但过量添加会导致团聚,反而降低性能。此类改性胶适用于电子封装、高温标签等需要兼顾粘接强度和耐热性的场景。


四、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改性:中高温场景的优选


通过将乙烯基硅树脂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可制得耐温150-200℃的改性压敏胶。例如,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环氧酯(GMA)的共聚物,经高低温冲击(200℃-20℃循环)后仍能保持10.32 N/25mm的剥离强度。硅树脂的引入提高了丙烯酸酯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而丙烯酸酯组分则弥补了纯有机硅胶强度低的缺陷。此类胶黏剂适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固定等中高温场景。


五、特殊基材与固化工艺优化:拓展应用边界


部分场景需避免高温固化工艺。例如,迈图公司的SilGrip PSA529和PSA6573A接触型压敏胶,可直接涂布于不耐温基材(如塑料、纺织品),室温固化后仍能耐受120-150℃。其通过催化剂调控交联密度,在保证耐热性的同时简化生产流程。此外,采用氟素离型膜可进一步提升胶带耐温性至260℃以上,但成本较高。

5f65aa62bcefd.jpg

江西新嘉懿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内,成立于2003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扩大, 已在国内建立4个研发中心,均设有先进的现代化分析实验室。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支持人员团队年轻但实力雄厚。


综合来看,耐高温性能的优劣排序为:?无机填料化学键合型>纳米改性型>聚酰胺共混型>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型。《有机硅压敏胶有哪些产品,看完你就知道了[今日资讯]》


在线留言
售后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 0792-3170696
常见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