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压敏胶有哪些种类,有机硅压敏胶(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简称SPSA)是一类以聚硅氧烷为主链结构的高性能胶粘材料,凭借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耐候性、电绝缘性、生物相容性及对低表面能材料的粘附能力,在电子、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广泛应用。与传统丙烯酸或橡胶类压敏胶相比,有机硅压敏胶可在-60℃至200℃甚至更高温度下长期稳定工作,且不易黄变、不腐蚀基材,是极端环境与高可靠性场景下的首选胶粘解决方案。接下来就和新嘉懿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按基础聚合物结构分类
缩合型有机硅压敏胶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通过添加交联剂(如MQ硅树脂、含氢硅油)在加热或湿气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此类胶粘剂粘接强度适中,初粘力好,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广泛用于高温标签、柔性电路保护膜等领域。
加成型有机硅压敏胶
以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在铂金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固化而成。其交联密度高、耐温性更优、无副产物释放,特别适合对洁净度要求高的医疗敷料、电子封装、光学贴合等应用。加成型体系还可实现UV或热双重固化,满足不同产线需求。
辐射固化型有机硅压敏胶
通过引入丙烯酸酯或环氧改性硅氧烷单体,利用UV或电子束(EB)照射快速交联固化。该类型固化速度快、能耗低、环保无溶剂,适用于高速涂布与精密贴合,如触摸屏OCA光学胶、柔性显示器件组装等。
二、按使用形态与载体形式分类
溶剂型有机硅压敏胶
以甲苯、庚烷等有机溶剂为介质,便于涂布于各种基材(如PET、PI、无纺布)上,干燥后形成胶膜。工艺成熟、适应性强,但存在VOC排放问题,正逐步被环保型产品替代。
无溶剂型(热熔型)有机硅压敏胶
固态或半固态形式,使用时加热熔融涂布,冷却后即具有粘性。无溶剂、无污染,适用于对环保要求严格的医疗胶带、可穿戴设备贴合等场景。但对设备和温度控制要求较高。
乳液型有机硅压敏胶
以水为分散介质,绿色环保,适用于纸张、织物等亲水基材涂布。目前技术尚在发展中,耐水性和粘接强度有待提升,多用于临时保护膜或低要求标签。
自粘型有机硅胶膜(无基材胶带)
预先固化成型的纯胶膜,双面具有压敏性,无需背材,厚度均匀、洁净度高,常用于芯片封装、传感器贴装、光学元件固定等精密电子领域。
三、按功能特性与应用场景分类
高温型有机硅压敏胶
专为200℃以上环境设计,长期耐热不流淌、不碳化,用于电机绝缘、锂电池极耳固定、发动机舱线束保护等。
低释气型有机硅压敏胶
在真空或密闭环境中挥发物极低,避免污染光学镜头、传感器或半导体元件,广泛用于航天器、高端摄像头模组、真空镀膜治具等。
医用级有机硅压敏胶
通过生物相容性认证(如ISO 10993、USP Class VI),无细胞毒性、致敏性,可直接接触皮肤或植入体内,用于造口袋、心电电极、透皮给药贴片、伤口敷料等。
导电/导热型有机硅压敏胶
通过添加银粉、碳纳米管、氮化硼等填料,赋予胶层导电或导热功能,用于EMI屏蔽、接地粘接、LED散热贴合等场景,兼顾粘接与功能性。
可移除/再贴型有机硅压敏胶
设计具有适中的剥离力与优异的抗残胶性能,适用于临时保护膜、可更换标识、展示贴纸等需反复粘贴的用途。
江西新嘉懿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内,成立于2003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已在国内建立4个研发中心,均设有先进的现代化分析实验室。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支持人员团队年轻但实力雄厚。
综上所述,有机硅压敏胶种类繁多,选型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基材特性、环境条件及工艺要求综合考量。随着新材料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有机硅压敏胶正朝着高性能化、功能集成化、绿色低碳化方向持续演进。无论是应对极端温度的工业环境,还是满足人体接触的医疗需求,亦或是支撑柔性电子的精密贴合,总有一款有机硅压敏胶能为您提供可靠、高效的粘接解决方案。感谢阅读,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阅读《有机硅压敏胶是怎么改变黏合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同类文章排行